尚兆龙(右)帮助农牧民群众清扫牛羊圈舍。
天山网讯 “说起尚兆龙,我们村没有人不知道,他来村里已经5年了,和我们像家人一样。”和布克赛尔县莫特格乡哈尔萨拉村村民达尔加·托尔特说。
尚兆龙是和布克赛尔县司法局“访惠聚”驻村工作队副队长,从2014年起,他已连续驻村5年,他对村情民意十分了解,真心实意为村民服务,赢得了村民的尊敬和喜爱。2015年度尚兆龙被评为县级“访惠聚”驻村工作先进工作者,2016年度、2017年度被评为自治区级“访惠聚”驻村工作先进工作者。面对荣誉,尚兆龙总是谦虚而诚恳地说:“群众信任我,我只有脚踏实地干好每件事,才不会辜负群众的期望。”
村里的“守护者”
“小尚,驻村4年了,为什么还要继续驻村?”组建2018年工作队时,尚兆龙主动要求留下继续驻村,很多人都不理解。“我放心不下这里的村民……”尚兆龙笑着给大家解释说。
今年80岁的卡玛力汗·艾力甫是一位空巢老人,体弱多病,常年一人在家,无人照顾。尚兆龙主动和老人结成“亲戚”,给老人做饭、收拾家务,这一干就是5年。
“阿帕(维吾尔语:妈妈),听说你感冒了,这是我给你买的药,一天三次每次2片,你把药吃了,好好睡一觉病就好了。”尚兆龙边说边掏出药递给卡玛力汗。“小尚就像我的儿子一样,一直照顾我,比我自己的孩子都要亲。”卡玛力汗老人逢人就夸尚兆龙。
为给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,2017年2月15日,在尚兆龙的倡议下,工作队自筹资金购买了6辆自行车组建便民服务队。2018年3月,村民阿曼古丽·娜扎提出差在外,她妈妈因为扭伤腿换不了煤气,阿曼古丽既担心又着急,无助下给尚兆龙打电话寻求帮助。接到电话后,尚兆龙骑着自行车来到县城帮阿曼古丽的妈妈换了煤气。
“每次我们有解决不了的、需要跑腿的事,只要一个电话,工作队都是有求必应,尤其是小尚,他把我们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。”谈及尚兆龙和自行车服务队,村民都称赞不已。
村里的“和事佬”
尚兆龙是和布克赛尔县司法局的一名基层法律服务者,有8年工作经验,会说普通话、蒙古语和哈萨克语,这为他在基层服务村民提供了不少便利。
5月7日一大早,村委会主任阿尔达克·库玛西火急火燎地告诉尚兆龙,达尔加和邻居阿拉新吵起来了,快动手了。听到消息后,尚兆龙带着阿尔达克急匆匆地赶往达尔加家。
“达尔加,我是来给你和哈信·阿拉新化解纠纷的。”尚兆龙说。
“小尚,你来得正好,我正想去找你呢,昨晚我家牛把圈门顶开,跑出去吃了阿拉新家的一点苜蓿草,他就不依不饶。”村民达尔加气冲冲地向尚兆龙抱怨道。
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后,尚兆龙对达尔加进行劝说,“俗话说得好‘远亲不如近邻’,你设身处地为邻居想一想,新长出来的苜蓿苗,被20多头牛又啃又踏,还能有什么好收成?”通过耐心疏导,达尔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主动提出赔偿,弥补阿拉新的损失。
“有矛盾找小尚”已成为村民的口头禅。在哈尔萨拉村村民看来,无论时间多晚,只要得到消息,尚兆龙都会立即赶往现场,将矛盾化解。2017年至今,尚兆龙帮助村民处理纠纷26起,全部成功调解。
尚兆龙查看奶疙瘩生产情况。
村里的“指导员”
莫特格乡哈萨克族手工奶疙瘩远近闻名,但加工零散、盈利空间小,手工奶疙瘩始终没有给村民带来丰厚的收入。如何让奶疙瘩为村民带来收入,尚兆龙着实费了不少脑筋。
“手工奶疙瘩生产必须要统一加工规范,形成规模,出品牌、上档次,才能帮助村民增收致富。”尚兆龙积极协调资金,建立了“哈萨克族手工奶疙瘩”生产基地。经过两年运营,基地年产值近58万元,让毫不起眼的奶疙瘩变成村民致富路上的“金疙瘩”。
“村里办的这个生产基地实在是太好了,我不但可以到基地去打工,还能把自家牛奶卖到基地去,一年收入增加了1万多元,太感谢工作队了!”村民库来汗·阿吾尔海竖起大拇指说道。
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,尚兆龙还帮助村民建立合作社,发展庭院经济,销售刺绣、奶制品,尚兆龙满怀信心地对村民说:“只要我们肯出力,不等不靠,把资金节约出来发展生产,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。”
“用好政策放大优势,一定要让哈尔萨拉村变个样,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!”是尚兆龙坚守的驻村诺言。五年如一,初心不改,他用激情和赤诚践行着驻村诺言,用一个个微行动感动着哈尔萨拉村的百姓,用汗水和执着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。